
為了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,老營社區以“五共五亮”助推“共同締造”活動為契機,聯合下沉單位武當山特區發改局,多次召開三方聯席會,與居民共商共建,深入了解歷史遺留問題癥結,走訪房產局、國土局等相關單位了解國家政策,帶領測繪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測量房屋實際面積,據實測算變更土地性質需要的費用,向居民宣傳政策、講解流程,與不動產中心協調集中辦理時間,終于解決了困擾群眾二十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。

自“五共五亮”活動開展以來,老營社區優化網格管理機制,建立健全社區大黨委主導、網格工作組指導、小區黨支部帶領、樓棟長(黨員中心戶)示范、居民參與的五級聯動組織體系。轄區內全覆蓋組建“功能型”小區黨支部9個,200余名黨員干部職工主動下沉居住地小區,近130余名干部擔任小區黨支部委員、業委會成員、樓棟長、黨員志愿者。網格工作組、小區黨支部及時收集梳理群眾訴求,定期召開三方聯席會,堅持“眾人事眾人議”群眾參與小區事務管理;黨員干部主動包聯樓棟、商戶領辦實事,積極宣傳和引導轄區居民、商戶參與到“門前三包”、創文創衛等志愿活動;社區依托鄰里中心,組織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,積極探索“積分制”自治管理模式,評選“文明家庭”、“道德模范”、“優秀樓棟長”,真正實現了共謀、共建、共管、共評、共享,共同譜寫“共同締造”協奏曲。
共0條 [查看全部] 相關評論